返回首页

如何评价导演侯孝贤?

75 2023-11-16 16:35 admin

一、如何评价导演侯孝贤?

提及台湾新电影,两个人不能跳过,一个是杨德昌,一个是侯孝贤。

前者在技法、思想和格局上强于后者,侯孝贤少了些厚重感,那么侯孝贤到底好在哪里?好在写实风格与笔触情趣。

《风柜来的人》是侯孝贤作者风格形成的序章。

长镜头、空镜与固定机位,以一种高度写实的影像风格进行沉静而漫长的凝视,突显客观、冷静的哲学思想。

不去专门定义善恶冲突,不去刻意营造剧情曲折,改变过去剑拔弩张、张牙舞爪的人物关系,转而走向温柔、和善的人际交往。

这种属于他的叙述风格形成之后,侯孝贤的电影看起来就会有些沉闷。

因为写实让电影失去了太多的曲折离奇和戏剧矛盾,有的尽是平淡如水的剧情,涓涓细流的感情。

当观众很难静下来的时候,侯孝贤的电影确实会劝退许多人。

但一旦有心认真观影时,门槛就不见了,便会从片中看到直戳人心的细腻情绪,打动在一瞬间袭来,侯孝贤的好便被捕捉到了。

这种好也许是一句台词,一个画面,一个角色,一段故事,一个镜头。

于观众而言,只要在某一处有所共鸣,好的多少无所谓,在某个阶段,这就是一部好电影,《风柜来的人》就是我们认识侯孝贤好的开始。

《风柜来的人》全篇没有一个运动跟随镜头。

片中都是用长镜头、空镜头和固定机位组成,这种方式让影片的基调趋于平静,没有主观的侵扰,只有不带偏见的观看。

就连故事都如一汪清泉,波光粼粼,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丝涟漪都溅不起来,但人们往往会对着平静的水面发呆,直至入神都没有发觉。

这片水面清澈见底,说不出哪里好,也找不出形容词描述。

但不经意间上瘾,回过神后,也许拍拍灰尘就走人,但那一刻它吸引人了,这就是《风柜来的人》。

青春是什么样子?青春是一首诗。

侯孝贤用诗电影的方式来阐述青春,电影中并没有任何狗血情节,寥寥数笔便勾勒出青春的灿烂明亮,以及淡淡的忧伤。

一望无际的大海,干净整洁的小巷,哥们义气的朋友,不切实际的梦想,对异性的美好向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到处不停地晃啊晃,用大把的时间来挥霍和彷徨,四处不停地跑啊跑,用莫名的情绪来忧伤与快乐,似乎这世界没有人情世故,只有开心和不开心。

成长是什么样子?成长是开始注意曾经不注意的人或物。

每个人成长的方式都不一样,但成长不代表年龄的增长,而是几个瞬间。

院子里的躺椅一直有人坐在上面,你每天都见,路过好多次也不会看一眼。

但当上面的人不在了,你突然觉得空落落的。

开始回忆那个人的过往,开始珍惜与他人的相处,这就是成长,每个人都一样。

青春的结束不是成长,不是失去朝气,而是记起了许多回忆,《风柜来的人》好就好在这里,这也是侯孝贤的写实,让人感同身受。

《冬冬的假期》是侯孝贤在笔触情趣上胜于杨德昌的证明。

在《冬冬的假期》里,阳光总是明媚的,镜头总是清澈的,感情总是纯粹的。

没有那么多人性的思考,也没有许多社会的挣扎,就是用100分钟娓娓道来童年的故事。

在每个人的童年里都有一个疯子。

这个疯子既不属于小孩子,又不属于大人,她活在自己的第三世界,可与人共同,也可拒人千里。

她的视角有时候如小孩子一般,好就是好,怪就是坏,错了就该认罚,错了就该改正,这是他们世界的价值观,没有利弊,只分对错。

但有时候她的视角又像成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人瓦上霜再厚也别去瞎操心,凡事和稀泥就好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顾虑太多让大人回不到小孩样子。

这个疯子并不是个例。

《城南旧事》里有,《冬冬的假期》里有,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有。

小时候以自己的三观来看大人世界,他们就是疯子,为什么明明看到了偷窃犯,阿婆却不让说出口。

可当我们理解了这种“疯”的时候便告别了童年,正如冬冬片尾的那句“再见,我还会再回来的”一样,我们都知道说了再见,才发现再也见不到。

小孩子的记忆总是短暂的,快乐和悲伤一瞬间来袭,一刹那忘掉。

儿时在乡村的童趣是新奇,下河游泳、乌龟赛跑、偷抓小鸟,到了城市的快乐不再有这些情调,转而成了游乐园,一种新奇取代了另一种新奇。

快乐有了差距,见识有了等级,生活有了阶级,再回到乡村已是变了模样。

曾无忧无虑的玩伴只是一个阶段的好朋友,有些人很幸运,走到了最后,但大多数都在拥有过一段记忆后走散。

被迫分开的原因很简单,青春期的烦恼,不同环境的圈层,贫富差距的家庭,分开太久的陌生。

就像与婷婷结为好友的疯子一样,见面时笑眯眯,离别时无论怎么呼喊都不会回头,因为童年本就是一段,而非一生。

我们也曾与冬冬一样,未步入成人世界以前,每天都是新奇的,充满希望与情怀的。

从街边1分钱一条命的魂斗罗,到拜师加帮派的大话西游,从屋檐下挂的红色木箱广播,到电视里循环播放松下777录像电视机;

从手榴弹木箱里的小人书到郑渊洁童话合订本,从卫视中文台到县城点歌台,从嘉陵125到红色普桑,从“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到“教练,我要打篮球”。

童年记住的都是快乐。

它可以是一角一串的砂锅麻辣烫,五角一串的烤牛肉,也可以是一毛一个的大大泡泡糖,也可以是录像厅的光怪陆离的港片。

泥地足球、日本漫画,索尼世嘉使我们认为拥有这些就拥有全世界,《数码宝贝》让我们以为拥有徽章就是被选中的幸运儿。

然而飞速发展的社会,逐渐封闭的阶级晋升,让我们摒弃了这些童趣,一切向钱看。

这种变化不知从何时开始,好像每个人都不用适应,突然就进入了这个阶段,男人为了钱可以卑躬屈膝,女人为了钱可以随时嘿嘿嘿。

这一切仿佛是一场梦,醒来之后还是很感动,好像童年的纸飞机终于飞回了我手里,而侯孝贤就是那个折纸飞机的人。

二、侯孝贤导演的哪些电影值得推荐?

《南国再见,南国》是1996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由侯孝贤执导,高捷、林强、伊能静、徐贵樱、喜翔主演。

三十多岁的流氓小高,属于新社会的旧人物,顾家、讲情义、有理想,挣扎在身边混乱的人际关系中间,奔波于帮派、老家、跟班琐事里。小高干的是帮会的赌场清理,自己想开一间餐厅,与政府征收土地税的官员谈判,在影像背后,人们看到KTV里议员、警官与黑道协议,或是穷乡僻壤官商的勾结。

他的女友是酒店经理,她不喜欢小高身旁那群人,认为他们会拖累小高。小跟班有的则属于躁动的一代,新新人类一族,整日无所事事。

小高这个老是为别人所牵绊的男子,事业无成,婚姻无望,最后他车翻人亡在莫名的稻田里,带着宿命的色彩。影片围绕着几个小人物发生的一连串事件,选择细末的事件和生活琐碎,用边缘的眼光、切肤的感受,对当代台湾现实的透视凛冽,从小高的宿命,暗讽了台湾当今的黑金政治,思考台湾现代社会潜在的危机、社会病态的问题所在。

在一次采访中,侯孝贤表示“除了《刺客聂隐娘》外,过去最满意的作品是《南国再见,南国》”。

在以往的作品中,侯孝贤对剧中角色主观视点的使用较为传统与抒情,到了《南国再见,南国》,他开始“尝试用颜色、音乐来界定视点镜头,其功能在于可以减少剪切、拉长、拉久视点,更加地接近角色、加强当下的立即感”。

在这部作品中,侯孝贤首次采用视觉造型强化女性视点,并以此暗喻世纪末台湾男性命运多舛的处境。

这一具有强烈自主意识的女性视点镜头在之后的作品中一直延续:《海上花》《千禧曼波》《最美的时光》《咖啡时光》《红气球的旅行》《刺客聂隐娘》都是。

此外,从影像主体上来看,《南国再见,南国》中出现了具有主体意识与反叛精神的女性角色,并在其后的影像作品里不断出现。

从情节上看,这个电影像是一个关于乡村/本土命运的寓言。

导演在电影里努力捕获这群无家可归者的生命状态,以及他们从乡村到城市的经验转换,尤其是这种转换导致了个体在新时代中的迷茫和困境。

电影对于空间的再现传递了一种对乡村的动人凝视,但却并没有提供一个对于过去的浪漫化的乡愁。城市和乡村都没有被描绘成理想的归属之地,相反,家园一直在别处。

相比于侯孝贤的其他作品,这部电影在空间的描绘和再现方面走得更远。

这种空间手法在形式上匹配小高生命旅程的故事一一小高的生命体验被嵌入整体的空间转换中。这与电影的结局一一小高最终走向人生的末途并无太大的不同,只是它提供了一个更抽象的、非主观性的观看故事的方式,从而使故事在重要意义上不再等同于一种单一的情节叙述。

这一点也非常贴合城市化对人的生活的拆解。

没有直线可以再将一个人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连接起来,台湾对于小高而言不算大,推而广之,甚至对另一个时空的江滨柳和云之凡而言都不算大。但他的和他们的生活却在这个过程里丢失了所有的确定性。

火车影像频繁出现在侯孝贤的电影里,但几乎不表达激情与速度,相反,它们是缓慢的,绵延的,连接着过去的调性。这是一种视觉信号,通过这种方式,火车延伸了摄影机的运动从而延伸了时间和空间,创造了一种视觉氛围,并使田园诗记忆成为一个重要的象征之址。真正的田园梦在电影的内部世界是不存在和难以实现的,人们只是通过它从一个点穿越到另一个点的,然后它成为过往的东西。

因此,这里的火车不表示现代性,而是过去,一个过去的生活节奏。

在影片的后半段,喧闹的街道,忙碌的商店,诡异的霓虹灯和政治导向性的宣传海报,这一切都暗示这是一个处于经济发展粗放时期的县城。因要借枪复仇,阿扁和高出入不同的场所,从歌厅、小饭馆到私人赌场和电话亭,这些组成了本地人的日常生活空间。

这是南部县城的世俗空间和世俗生活,像所有发展滞后的城市一样,这里也充满了灰色交易一一非法枪支,权钱交易及暴力执法。这些暴力是一个功能失调的社会关系的反射一一个社会秩序的空间是隐藏在空间的秩序中。

小高和阿扁是这些空间中的“他者”,他们不再拥有能量去对抗体制黑暗以及警察的傲慢。

电影强调这种公权力的支配性地位,它不仅控制着空间的秩序也影响着情节的走向:小高来到南部是为了处理与土地相关的帮会生意。土地的利益被三方所分享一一国有企业,农会和地下社团。阿扁的故事可以看作是这种土地分配的注脚一一-边缘群体的利益和权利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经由暴力的手段被侵害和挤压。

侯孝贤显示了城市化进程中,这种暴力随着土地/身份的转移似乎已被合法化和正常化。这些表面上混“黑社会”的人一一小高,阿扁,小麻花等并不属于稳定的帮派组织,他们经商、投资甚至务农,实际上他们无家可归。土地的失去意味着身份和家园的完全失去,阿扁尝试去弥合身份和土地之间的断裂,但却被乡村重置的利益链所阻碍。他不仅没有获得他应得的补偿,而且经历了一场来自地方权力和警察的暴力侵犯。在城市化的环境中,电影暗示了乡村社会中一种新的权力链条的生成,其中政治和金钱交易取代了最初的家庭和血缘的原始链接。

美丽的乡村景观和黑暗的乡村现实之间的悖论是电影在空间再现上的最大的隐喻,这种隐喻再次以大空间的形式被强调在电影的最后一个场面中:经历一系列南部的挫折和冒险之后,高和阿扁开车回台北。汽车行驶在黎明前的乡村土路上,突然失去控制坠入绿色的稻田,最后的场景里只听到阿扁呼唤小高的声音。一抹霞光使观众的目光转向遥远的群山。

音乐骤然停止,深焦镜头再次邀请观众对南部做漫长的停留与深思:观众凝视着空旷的原野,南部变成导演和观众最后一次深情回眸的客体。

至此,南国和再见南国的叙事就算完成了。

三、侯孝贤执导的哪部电影值得推荐?

1973年, 侯孝贤以场记身份入行, 其后作为编剧和副导, 参与了多部流行影片的制作。 1982年, 因为想买 《小毕的故事》 电影版权, 侯孝贤与朱天文相识, 从此开始了两人之间长久的合作。以 1983年的《风柜来的人》 为起点, 以长镜头与远景, 形成了侯孝贤标志性的抒情风格和诗化品格。作为这部电影的编剧, 朱天文给读者留下的不是剧本, 而是电影小说《风柜来的人》 。除 《小毕的故事》 是由小说改编成电影, 《风柜来的人》 《安安的假期》 《最想念的季节》 《童年往事》 《尼罗河女儿》 等都是先有电影的构想或剧本后再写成小说的, 这一系列作品后来结集为《电影小说集》。

从 《风柜来的人》 开始, 朱天文自述她“尽量减少叙述, 尽量减少人的心理描写, 把你感觉到的, 把心理投射上去, 环境是怎么样子的, 气氛是怎么样子的, 当时你看到影像是什么样子......我一直很注意‘ 如何用文字掌握影像’ 这个主题。”

在原版小说的开头, 人物尚未登场 , 但我们优先看到的是一个体验上和定场镜头一样的场景。

“ 澎湖的天空与本岛不一样。海太多了, 哪里都是海, 常常是把天吃掉了似的。如果把它画下来, 将有一条地平线低低地横过画而十分之一的地方, 上而是天空与海, 仅有的陆地大树不生,长着蓬草和天人菊, 石屋与礁岩砌成的短墙, 错落其间。”

风柜是台湾澎湖的一个景点的名称。海岸位于马公港对面,与水柱喷潮、海水抽吸,合称为古老渔村的“三大奇景”。因海岸为柱状玄武岩,受海水侵蚀,形成海蚀洞的沟渠,海潮进入时,使洞内产生雄壮的涛声,伴随着的声响有如风箱鼓风,故称“风柜听涛”,而当风势大、海水涨潮时,还可看到水柱喷潮的奇景。

当地人介绍说,澎湖典型的气候特征,便是每年10月到来年3月间强劲的东北季风。平均风速超过每秒8米。因此岛上一般只生长矮草和灌木,与台湾岛内的植被风貌迥异。强劲的季风吹散游兴。10月的澎湖已非观光时节,其县治所在地马公市的马公机场顿显人流稀疏。 乘车一路向西,便来到澎湖著名的“风柜”。特殊的方位和地貌,让这里的风声格外气势磅礴,犹如一只巨大的无形风箱在抽动。人在海边几乎站立不住,却仍有不少人坚持在那里顶风看海、甚至钓鱼。

《风柜来的人》之前,侯孝贤导演的作品大多故事脉络清晰,戏剧冲突激烈,主人公身份明确,个性鲜明。然而, 《风柜来的人》却没有了明显的主角 ,整个影片 表现的只是一群少年的故事 。但这所谓的故事却缺少集中的所谓传统意义的戏剧冲突 ,有的只是少年们在风柜日常的叛逆生活以及来到高雄这个现代城市之后的情感变化。

在回顾创作历程时, 侯孝贤多次提到 《从文自传》 对自己的影响 “ 他写自己的乡镇, 自己的家,那种悲伤, 完全是阳光底下的感觉, 没有波动, 好像是俯视的眼睛在看着这个世界。 ” 建议侯孝贤看 《从文自传》 的正是朱天文 。

而那一句”阳光底下的感觉“也成了《风柜来的人》里最突出的影像风格特色,不论是远景还是长焦,大量的表演发生在不经场控的天然环境中。

沈从文认为 “ 文学艺术的形成, 本身也可说即充满了一种生命延长扩大的愿望。 ” 也可以说, 所有真诚的艺术都充满了同样的愿望。 侯孝贤曾说 “ 我觉得总有一天电影应该拍成这个样子平易、 非常简单, 所有的人都能看。 但是, 看得深的人可以看得很深, 非常深邃而普通的人都能看懂, 也能感动, 看到从他们的角度所能看到的东西 。 ”

在我看来,这一点是基本自《风柜的人》延续下去,直到《刺客聂隐娘》。这也是我下一篇推文要写的电影。


詹姆斯·乌登评《风柜来的人》

当然,侯赖以创作的媒介与沈完全不同,但是《风柜来的人》表明了沈从文的直接影响,一种持续存在于他此后作品中的影响。侯迷恋于沈的远距的、超然的视角,也确实不断要求镜头越移越远,以试图捕捉同样的感觉6。在这部电影总共三百个镜头中,多达五分之一包含一个大远景镜头。差不多另五分之一粗略算是远景镜头。这意味着,加在一起几乎四成的镜头中,人物被镜头全部框进去了(也即角色从头到脚可见)。通常人物与他们周围的环境相比显得很小,小到观众不得不猜测他们的面部表情。因为超过四十分钟的戏份发生在澎湖列岛(它的空旷的陆地和海景让人想起爱尔兰),所以这点并不是完全出人意料。但是即使在高雄稠密拥挤的城市从林,侯也想方设法来控制他的镜头距离,他首先是运用公寓大楼开阔的院子,重要角色都住在那里。其次,常常从街道对面拍摄,因为这种远距离,年轻人混乱关系的片段,都被以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框进镜头。总而言之,侯所认识的沈的视角,在《风柜来的人》的远距构图中得到了照搬。

作为观众,我们受制于人物自身的有限视角--我们只能抓住生活的碎片,没人可以在整体上把握那个大得多的世界,只能抓住其飘浮的碎屑。毫无疑问,很多人都会被这种对全知的否定所挫败,而大多数广泛发行的流行电影都是全知视角的。但是像《风柜来的人》这样的电影,不是认知式的,而是体验式的。放弃认知和封闭结构,世界豁然开朗。这个世界会呼吸。它生机盎然。影片采用这样的视角,变成梦一般的记忆流--比如四个无拘无束、精力充沛的小伙子在海滩上打架,或者他们在杨金花面前跳舞,澎湃的海浪冲击堤岸形成绚丽的幕布,都是令人难以忘怀的、鲜活生动的时刻。

虽然《风柜来的人》是片段式的,但它不是片段简单随意的集合,而是潜藏着深层的结构。首先,影片有一条总体的轨道,尽管不是传统的“人物弧线”。影片不但从开阔的乡村进展到拥塞的城市,澎湖的葬礼,它的人物也从年少轻浮演化为逐渐意识到成人期迅速来临。英文片名中的“boys”(男孩们)四处浪荡,正处于可怕的但无可避免的征召人伍前的过渡期,也是青春期与成人期之间茫然短暂的过渡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个世界和他们自身,但仍然不是完全自觉的。在这种意义上,这部电影对当时正在创作它的侯孝贤来说,也可谓是奇妙的、无意识的隐喻。

片头字幕镜头和片尾的高雄市场镜头,形成了“三明治效应”。侯用了大量的风柜生活画面来开场,用平等的视角聚焦居民及其环境。开始的八个镜头中只有三个是在台球房,风柜的男孩们在那里打台球。然而,即便是这三个镜头的构图也没有真正聚焦于他们除了短暂的时候,环境和次要角色同样重要。在室外,另外的五个镜头表现了一个巴士站,远处一辆驶来的巴士,悠闲地漂浮于海上的小船,一个孩子在空荡的街道上闲逛,以及远处几个人在吵架,推搡中带倒了一辆摩托车。只有到了第九个镜头才揭示“男孩们”到底是哪几个。影片的结尾与此相反。在小杏去了台北后,阿清跑到市场,他们在回去报到人伍前卖录音带。阿清突然决定站在凳子上叫卖。在影片的最后六个镜头中,只听到他的声音,我们看到六个纪录片式的画面,市场中的人们似乎都在为生计忙碌,全都对他的叫卖置若罔闻。后来,他的声音逐渐减弱,直至融入那个大世界,慢慢被音乐(巴赫的《空气》,用得恰如其分)所代替。换言之,开头他们从那样的世界出现,结尾他们只不过回流进同一个世界。最后的镜头暗示,像这样的人生经验成千上万,每一个都稀松平常,但是每一个都独一无二,每一个都同样可以代表“台湾经验”--暂未阐明的课题。结果是产生了侯创作生涯中最动人的结尾之一。

片中所有“不必要”的次要情节,都围绕突如其来、出人意料、不论是角色还是观众都没心理准备的改变而发生,最终,侯孝贤运用一个清晰的策略来组织它们和叙事主线。《风柜来的人》是侯孝贤第一部吃饭场景扮演突出角色的电影,它们作为隐藏的连接点串起了这类突发事件。在早先,四个男孩设法杀了一只鸡,他们和杨金花围拢在一起享受美餐。在这个长镜头的第一分钟,他们闲聊,喝酒比赛,自在快活。就在这时,其中一个男孩的父亲闯进来,突然无缘无故地打他的儿子。后来观众会明白,原来这是惩罚他早前跟别人打架,人家已经报警了。另一幕吃饭场景也类似地将意外的潜在感情从平静的表面抽离出来。小杏和男孩们在一起吃饭,当只不过被问到为什么一个人来高雄时,她突然变得闷闷不乐并走开。在父亲的葬礼之后,阿清的姐姐建议他留在风柜--这样可以少惹麻烦。阿清似乎没有反应,直到他突然摔碎饭碗,怒气冲冲地离开。

这些做法提供了某种明显远距的视点,并解释了它如何使得这部电影感觉与一般电影不同。在叙事的关键时刻,大量的远景镜头和大远景镜头,代替了通常引导观众的意料之中的更短的镜头。在公寓大楼院子里最令人难忘的镜头之一是,从前景藤蔓的缺口望去,阿清好像是在洗衣服。一个完全静止的大远景镜头被地平面和他的邻居居住的阳台平均分割。黄锦和正要离开去工作,他偶尔会骑上放在底下的一辆小型摩托车上班,这时他仍然没有意识到他在工作上的轻率行为会导致他被解雇甚至是被抓。小杏已经试图警告他这点,她跑到阳台,扔下钱包给他。在阿和骑着摩托车穿过远处的门走后,小杏仍然呆呆地站在那里。在这里,侯孝贤只提供了一些微妙的暗示:小杏的姿态表明了她的忧虑,但是阿和的无动于衷,揭示了他对她警告不要从工厂偷东西的无动于衷,这种冷淡最终将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个例子表明侯已经能够用最少的手段来传达情境,不需要像通常的做法那样依赖镜头切换和特写,那样做会让一切都清楚明白显而易见。毕竟主镜头够用了。此外,他也呈现了一个以其自身节奏与冷静包裹住人物行为的大世界的深刻的哲学信息。

然而,显然还有一件事是侯没有意识到的:静止。《风柜来的人》当然是侯对长镜头熟练运用的又一个进步:现在平均镜头长度接近十九秒,多于《儿子的大玩偶》的“区区”十六秒。考虑到它不同寻常的远距,我们可以预料完全静止镜头会有一个更高的百分比。然而,实际上不完全是这么回事:这部电影百分之三十的镜头仍然有明显的摄影机运动,而另外的百分之十五至少包含一两个轻微的重新构图。虽然这些数字看起来似乎不多,但它们和侯在之后的电影中的所作所为相比不值一提。侯使用了大量的横摇镜头,一些竖摇镜头,据我统计还有差不多二十个变焦镜头。(当年轻人在风柜追逐鸡的时候,或者在高雄等巴士的时候,甚至利用了省略剪辑的弹性,以侯的标准来看,这更是令人奇怪的。)然而,不知怎么回事,这种奇特的混合并不那么古怪,所有的混合都恰到好处,而过目难忘的风景在构图上也给人深刻印象。整体来看,在这部电影的语境中,这些镜头运动就像自然的呼吸,没有算计,没有理由--就是生活本身节奏的一部分。最终,所有这些特点共同传达了侯对他的主题的态度。侯对台湾的描写未经修饰,在台湾电影中,这是史无前例的。回顾一下这部电影中的人物:男孩们动辄打架,然而面对一只鸡却束手无策;小孩子赌博,却上了年轻人的当;成年人不但赌博,还设计骗人,甚至虚构“不存在的”幕电影;痴呆的父亲丧失行动能力;母亲冲动地朝儿子丢菜刀,马上又赔罪;大姐既不理解也不适当引导阿清;多重人际关系,全都是不暧昧不明的,比如锦和与小杏,或者阿荣的“未注册”的姐夫--这个角色侯孝贤很乐意地地亲自扮演了。侯在他们的缺点面前没有优越感,也没有针对这些人物及其所有言行提供任何道德判断。他们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沈从文几乎就像是侯的导航员,自此以后侯从来没有完全丢失沈式世界观。而且,侯对它的表达,再也不会像他在《风柜

来的人》中那样自由随性了。迟早,侯会变得自觉,不但对这个世界,而且对如何描绘这个世界。到那时,拍摄《风柜来的人》的时光,也就变成私人的然而也是宝贵的隽永记忆。

四、侯孝贤导演过哪些好看的电影?

李嘉欣虽然一直让人诟病是花瓶演技,但在侯孝贤导演的调教下,《海上花》的表演让人惊艳,但也有可能是本色出演吧……

在十九世纪末的上海英租界,广东的洋务官王莲生与西荟芳里倌人沈小红是相好,但沈小红背地里跟一名武小生热恋,所以对王莲生日渐冷淡。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王莲生做了另一位妓女张蕙贞的客人。后来,王莲生得悉沈小红跟武小生的事,大为恼怒,并决定跟张蕙贞结婚。妓女周双珠是鸨母的亲生女儿,为人宅心仁厚,看淡风尘。洪老爷是她的客人。另一位妓女周双玉生意非常好,取代了同样作为妓女的周双宝的地位,令周双宝心生不满。两人经常为此争吵,而周双珠每次都公平地处理争端。黄翠凤是个性泼辣、手腕灵活的妓女,她的鸨母黄二姐一把年纪仍然姘头无数,翠凤经常为此生气不已。黄翠凤做罗老爷和钱老爷两户客人,虽然她喜欢的是钱老爷,但为了赎身自立门户,她经常将罗老爷留在身边。

五、侯孝贤是怎样一种存在?

我心中的侯孝贤是:

台湾的大导演

台湾的小津安二郎

与杨德昌并列台湾第一的导演

一位新浪潮导演

一位只要研究华语电影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导演

最喜欢的作品:悲情城市,海上花

六、孝贤纯皇后,孝贤和纯是什么意思?

“孝贤”是富察氏的谥号。清制皇后死后的谥号中必有一“孝”字,如“孝庄”、“孝诚”、“孝钦”等。“纯”是乾隆的谥号(高宗纯皇帝),皇后的谥号后面都要加上其夫皇帝的谥号。孝: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协时肇享曰孝;大虑行节曰孝;慈惠爱民曰孝;慈爱忘劳曰孝;从命不违曰孝;善事父母曰孝;遵义安仁曰孝;姻睦其党曰孝;博于备养曰孝;敬慎所安曰孝;尊仁爱义曰孝;能养能恭曰孝;丕承先志曰孝;博施被物曰孝;德通神明曰孝;先意承志曰孝;能奉祭祀曰孝;志不忘亲曰孝;富贵不骄曰孝;德加百姓曰孝;徽音克嗣曰孝纯:中正精粹曰纯;见素抱朴曰纯;安危一心曰纯;志虑忠实曰纯;至诚无息曰纯;内心和一曰纯;治理精粹曰纯贤:仁义合道曰贤;宠至益戒曰贤;行义合道曰贤;明德有成曰贤;内治隆备曰贤;内德有成曰贤

七、贤与孝的区别?

答答贤与孝的区别①读音不同。

贤读音念Xiαn二声音同闲。孝读音念Xiαo四声音同校。

②字形结构不同。

贤是上下结构的字,部首贝。孝是上下结构的字,部首子。

③字义不同,贤的释义是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如贤明,贤惠。

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如选贤,任人唯贤。

3敬词: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

贤侄。

……孝的释义是1孝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如尽孝。

2旧时晚辈在尊长死后在一定时间内遵守的礼俗。如守孝。……经分析对比,贤与孝的读音,字形结构,字义都有明显的区别。

八、孝贤皇后的性格?

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乾隆帝原配妻子,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傅恒姊。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

富察氏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美丽温柔,才华横溢,高贵端庄,在一次选秀中,雍正一眼便认定,这位秀外慧中的贵族少女具有母仪天下的风范。雍正五年被指婚乾隆做福晋,婚后,乾隆与富察氏鹣鲽情深,恩爱逾常。

富察氏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过门后不但悉心照顾丈夫,对他体贴备至,还竭尽全力孝敬婆婆。她每天都殷勤地去婆婆寝宫请安,并常常嘘寒问暖,伺侯她用膳,恪尽一个儿媳的本分,深得婆婆的喜爱。

富察氏是一位既聪明透顶,又天真烂漫,既精明过人,又大气温柔,既识大体,又重小节,既善解人意,又有原则,既含蓄婉约,又可以笑唾檀郎的女人。在他忙于事业时,她以自己的精明协调管理后宫,安排照顾皇子的生活和教育,让他不致分心。在他遇到困扰情绪烦躁之际,她如同一朵解语花,迅速读懂他的内心,恰到好处的轻轻一握手,亲手递过来的一片小吃,不声不响在他颈后的一个深吻,能给他极大的安慰,让他的心境迅速走出阴郁。当他心情极佳,精力无处发泄时,她又能陪他纵情玩嬉,陪他在围场纵马奔弛,甚至偶尔也一试挽弓射箭。

九、儿孝孙贤诗句?

儿孝孙贤是古代儒家思想中所强调的家庭伦理观念,下面是一些相关的诗句:1. 儿姑尚孝,子孙谐颂。2. 孝子须思父母恩,孝孙方得保家门。3. 家人子孙念家祖,传习分明见孝孙。 4. 孝顺三代降祥瑞,孙贤万代增荣光。5. 敦孝友爱不可少,传家美德而无忘。6. 儿孝孙贤家庭美,子长孙壮祖宗荣。7. 一代尊孝传子孙,三代贤德荣祖先。 8. 孝为先德永流传,孙贤久久传不绝。9. 孝敬父母人人赞,孙贤家门永受安。10. 平生孝顺报双亲,子孙代代继往开来。

十、孝贤之家怎么获得?

孝贤之家是指对于父母孝顺、家庭关系和谐的家庭,是社会上的良好榜样,为了弘扬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而设立的荣誉称号。获得孝贤之家的条件如下:

1. 尊重长辈,孝顺父母,在生活中给予亲人充分的关心、爱护、尊重和帮助,积极传承家风家训,培养良好家风。

2. 家庭和睦,亲情关系融洽。 不论面对任何困难挑战,都能够相互扶持,凝聚亲情,维护家庭和睦稳定。

3. 树立崇尚文明的家教观念。家庭成员不仅要做到言传身教、孝顺忠诚、家风厚德,而且要注重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培养家庭文明风尚,为社会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4. 无违法犯罪记录和不良社会行为,遵守法律法规,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如果您的家庭符合上述条件,可以通过向当地的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来申请获得“孝贤之家”的荣誉称号。

需要注意的是,获得荣誉称号仅是胜利展现,更重要的是培养和传承良好家风、亲情、爱情和友情,为家庭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走向做出贡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