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仙过海简介?
八仙中国民间流传的八位仙人。道教援引改造之,成一组上仙,即铁拐李、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可能附会此事而起。五代时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今之所谓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八仙人物出处不一,时代不同。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时道术之士张果。五代宋初,关于吕洞宾的仙话传说,流传甚盛,与道教内丹修炼法的传播相煽助,两宋之际即盛传“钟吕金丹道”。金元时全真道教兴起,为回应民间信仰及传说以宣扬其教法,将钟离权、吕洞宾等推为北五祖,民间传说、杂剧戏谈等便与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传益广,内容益繁富。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各地道观,尤其全真道观祭祀不辍。八仙是中国道教及中国神话中的八位神仙,分别代表男女老幼、贫贱富贵,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晚近为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迎神赛会也都少不了八仙。他们手持的法器或宝物,也称为“八宝”。 八仙的由来 “八仙”一词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拥有不同的含意,直到明朝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一般称为《东游记》),才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道教的八仙缘起于唐宋时期,当时民间已有“八仙图”,在元朝马致远的《岳阳楼》、范子安的《竹叶船》和谷子敬的《城南柳》等杂剧中,都有八仙的踪迹,但成员经常变动。马致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并没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在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中,有张四郎却没有何仙姑。明《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中的八仙,则以风僧寿、玄虚子取代张果老、何仙姑。 刘海(或作刘海蟾)虽然现在不在八仙当中,但在许多地区仍位于八仙之列。明《列仙全传》用刘海顶替了张果老,在江西某些地区的“跳八仙”中,也有以刘海代替汉钟离的,而台湾亦有用刘海替代蓝采和。 日本也有类似的神明组合,称为“七福神”,但其中多为印度教/佛教神明。由于中日两地文化影响,加上七福神搭宝船的形象与八仙过海类似,也有学者认为七福神是由中国八仙而来。 铁拐李 先说铁拐李,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峡人,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又说他姓刘。有说他是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之间人,学道于终南山,一次元神出壳,没曾想尸体为虎所食,只得投身于一个跛乞丐。《历代神仙通鉴》称,其原本一俊伟丈夫,善道术,会使导出元神法术,修练于砀山岩穴中,有次应师父老子之约,行“元神出壳”法术,赴千里之外华山,数日后回归,发现其尸体被其徒误焚,突见附近一饿殍,灵机一动说“即此可矣。”即从饿殍脑门而入,神魂归壳后则成一蓬头卷须、黑脸巨眼,并且还跛了一只右脚的丑陋汉子。看来他是一位民间口耳相传,诸事附会而成的道家仙人。 钟离权 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钟离权。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声更大。元时,金真道奉为“正阳祖师”。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事迹的记载,只是后来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代人。《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他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还颇有一些“仙味”,当是一位好道之人。 张果老 张果老是八仙中年迈的仙翁,名“张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们尊称其为“张果老”,历史上实有张果其人,新、旧《唐书》有传,武则天时,隐居中条山,时人皆称其有长生秘术,他自称年龄有数百岁,武则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见,张果老佯死不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恒州刺史韦济将其奇闻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张果又再次装死,气绝很久才苏醒,使者不敢进逼。玄宗闻知,再次派徐峤去邀请。张果只得进京。据说唐玄宗对其传闻有疑,曾叫善算夭寿善恶的邢和璞给张算命,邢却懵然不知张的甲子,又有道师“夜光”善视鬼,玄宗令他看张果,他却问:“张果在哪?”居然对面而看不见。从史传所记来看,张果不过是一位有些心虚的老朽江湖术士,要不何以数次装死以避征召呢?充其量不过会些幻术而已。所以有关他的仙话,全都是道教凭借民间传闻,夸大其词,为了宣传需要而编造的。《太平广记》还记张果老自称是尧帝时人,唐玄宗问术士“叶法善”张的来历,叶法善说:“臣不敢说,一说立死。”后言道:“张果是混沌初分时一白蝙蝠精。”言毕跌地而亡,后经玄宗求情,张果才救活他。 吕洞宾 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历来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金唐诗》、《词综》中都收有他的诗作。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载。有说他是京兆人(今陕西、西安一带),唐咸通中及第,曾当过两任县令。有说他是九江人,原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祸,易姓为吕。他始名绍光,二十余年科场不第,遂罢举而纵游天下,后被钟离权点化成道。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还好酒好色,世间流传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他的传说既多且杂,但从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后被人们神化成仙。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惟一的女性,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广记》引《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后因嫌家居太闷,游于罗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经常采集山果供众寺僧充斋。一次,远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来罗浮山寺,称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杨梅果子,经查实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从何处采来这众多山果,便认为二娘即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从此二娘远近闻名,她也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续通考》说何仙姑为唐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人,出身时头顶出现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岁时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从此不饥不渴,身轻如飞,并可预见人生祸福。后来她应召进京,途中离去。一说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称她幼遇异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称她放牧于郊野,遇异人送仙枣,食后而成仙,宋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休咎,预测祸福的事迹,一时士大夫及好奇者争先前往彼处占卜,可见她不过是一位精于占卜的民间女巫。 蓝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蓝采和。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均载有他的事迹。是唐末至五代时人。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续仙传》)。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一边打着竹板,一边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触景而生,不仅令世人觉得高深莫测,而且颇具仙意。其一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波,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他行为癫狂,有人施钱给他,他大都送给贫苦人,蓝采和居无定处,四海为家。这个仙人的人物原型本是一江湖流浪汉,仅由于他的行为癫狂,又好周济穷人,因此深得人们喜爱而被神化成仙。 韩湘子 普遍的说法,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有说侄孙),《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一称是韩愈侄孙,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大理丞。韩愈曾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称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韩愈曾责怪他,他却能在七日之内使壮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还有说韩湘子是韩愈外甥,其事迹和《酉阳杂俎》所言大同小异,韩湘子其人物原型为韩愈的族侄,五代时即被仙化。 曹国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国舅,出现的时间最晚,流传的仙话也较少。其身世,说法大同小异,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后有关。《宋史》有传,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孙,曹皇后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晓音律,喜爱作诗,封济阳郡王,身历数朝而一帆风顺,年七十二而寿终。《神仙通鉴》云:曹国舅天性纯善,不喜富贵,却慕恋于仙道,其弟则骄纵不法,恃势妄为,曹国舅对其恶行深以为耻,遂入山修炼,遇钟离权、吕洞宾而收他为徒,很快曹国舅修成仙道。《东游记》中所述曹国舅与上略同。 形象 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不同,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与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其中有将军、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等,并非生而为仙,而且都有些缺点,例如汉钟离袒胸露乳、吕洞宾个性轻挑、李铁拐酗酒成性等等。 八仙也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也因此,一般道教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独立设置八仙宫,而神明庙会也有八仙出现。 八仙也常出现在年画、刺绣、瓷器、花灯及戏剧之中,相传八仙也会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会祝寿,所以“八仙祝寿”也成为民间艺术常见的的祝寿题材。民间戏曲酬神时,也经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寿》等所谓“办仙戏”。 暗八仙 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样宝物或法器,一般称为“暗八仙”或八宝,常出现于刺绣、民间艺术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随场景不同而变换。其中较为通俗的暗八仙为: 芭蕉扇(汉钟离) 葫 芦(铁拐李) 花 篮(蓝采和) 荷 花(何仙姑) 剑(吕洞宾) 笛 子(韩湘子) 鱼鼓(张果老) 玉板(曹国舅)
二、八仙过海的简介?
八仙过海,是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神话传说之一。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三、八仙过海是哪八仙?
教资包罗万象
韩湘子翩翩公子紫金萧,铁拐李面丑拄拐背葫芦,蓝采和手提花篮治百病,何仙姑手持荷花布云雨,汉钟离大肚翩翩摇蒲扇,张果老倒骑毛驴抱鱼鼓,曹国舅身穿官服持玉板,吕洞宾道士着装佩宝剑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法典,其中包括了诉讼、财产、家庭以及买卖奴隶等内容。这部法典的呈现形式是(A)
A.刻在岩石上 B.刻在甲骨上
C.写在羊皮上 D.写在绢绸上
所以说充会员还是很有必要哦
四、鲁工住美轻钢别墅公司简介?
山东鲁工住美房屋制造有限公司于2019年11月29日成立。法定代表人李莉,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装配式房屋、集成房屋、木地板、金属结构的设计、制造、销售、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
五、暗八仙纹和「八仙过海」的「八仙」有什么关系?有什么样的寓意?
听文物故事:“暗八仙纹”和“八仙过海”的“八仙”有什么关系呢?在说暗八仙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聊一聊 “八仙”的神话传说故事。
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在不同的历史朝代,八仙曾经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的面世,始定为我们现在熟悉的八位仙人,即: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
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神圣庄严的形象截然不同,它们们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彩多姿的凡间故事,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八仙来自人类社会的各个阶层,而且都有些缺点,例如汉钟离袒胸露乳、吕洞宾个性轻佻、铁拐李酗酒成性等等。八仙也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
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版本很多,最常见的版本中说,白云仙长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
相传铁拐李抛下自己的法器铁拐(或说葫芦),汉钟离扔了芭蕉扇,张果老放下坐骑“纸驴”,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横渡东海,这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起源。
这八仙手中的八件法器,便是“暗八仙”了。清康熙年间,在八仙图盛行的同时,开始流行暗八仙纹。道教将八仙的法器尊为道教八宝,既有吉祥寓意,也代表万能的法术。
这件斗彩碗,内壁绘制的就是斗彩暗八仙纹,中心绘桃纹,外壁斗彩花卉,在长期的民间流传及民间艺人的演绎中,现在的暗八仙主要有如下功能与特点:
宝剑,吕洞宾所持宝物,可镇邪驱魔;
笛子,韩湘子所持宝物,使万物滋生;
荷花,何仙姑所持宝物,能修身养性;
扇子,钟离权所持宝物,能起死回生;
玉板,曹国舅所持宝物,可净化环境;
花篮,蓝采和所持宝物,能广通神明。
六、UFO简介,飞碟简介?
UFO全称明飞行物称飞碟(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简称UFO)指明历、明空间、明结构、明性质漂浮、飞行空物体些相信自其行星太空船些则认UFO属于自现象20世纪40代始美空发现碟状飞行物称飞碟代明飞行物兴趣端着眼于世界各明飞行物报告至今尚未发现确实信证据许明飞行物照片经专家鉴定骗局则认球状闪电始终部发现根据现存科知识解释
七、蒙曼简介,简介?
蒙曼,女,满族,1975年1月生,河北大厂人,2002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
现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八、八仙指哪八仙?
八仙分别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八仙人物出处不一,时代不同。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盛唐初时擅道术之士张果。
八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宋时书籍中,但尚未形成“八仙”群体。真正集八人合称“八仙”的,是在元人创作的杂剧中。这些杂剧中虽都是八位神仙并出,但人名有出入,各家不尽相同
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不同,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彩多姿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与一般神仙神圣庄严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
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起源。
九、八仙指的是哪八仙?
八仙,可以分为三种。
1⃣️,饮中八仙。即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八人,称为:酒中八仙。杜甫作有诗歌:巜饮中八仙歌》。
2⃣️,蜀中八仙,指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等八人。《蜀记》记载为蜀中八仙。
3⃣️,即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等八人。八仙的故事多见于唐、宋、元、明文人的记载,更多的见于元杂剧。至明代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传》中,才确定为以上八人。〈原来的传说八仙之姓名尚不固定〉。民间传说有许多他们的故事,常把八人传作神仙中的散仙,也常作为文艺作品的题材,如八仙过海、八仙庆寿等故事流传最广。
其中,铁拐李,相传姓李名玄,曾遇太上老君而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其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首垢面,坦腹跛足,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名铁拐李。
汉钟离,相传姓钟离名权。受铁拐李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其兄钟离简同日升天,度吕纯阳〈即吕洞宾〉而去。尝自称是散汉钟离权,后人误以为其名汉xx,故称为汉钟离。
吕洞宾,号纯阳子。唐会昌年间,两举进士而不第,故浪迹江湖,遇汉钟离授以丹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后游历各地,世传有吕洞宾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世人称为吕纯阳或吕祖,道教全真教尊其为北五祖之一。
韩湘子,相传其为唐代文学家韩愈族侄,性狂放,曾在初冬时节令牡丹花盛开,且每朵花又有诗一首,其叔韩愈见之大为惊讶。传说其以法术点化其叔,韩愈谪官,归乡途中遇雪,韩湘子冒雪而来,诉之牡丹花上之诗,叔侄二人宿于蓝关驿舍。辞时,又告韩愈未来之事,后皆应验。韩愈有诗为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张果老,相传久隐中条山,往来晋汾间,唐代武则天时期其已数百岁,武则天曾遣使欲召见之,张果老佯死不往。后人复见其居恒州山中。他常倒骑一白驴,日行数万里,欲休息时将驴折叠,藏于袖间。亦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
蓝采和,传说他常常穿破蓝衫,一脚着靴,另一脚跣露,手持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元好问有诗曰:人笑蓝衫似采和……
何仙姑,相传是唐代广州增城女子,住云母溪,时年十四、五岁时,因食云母粉而成仙。行动如飞,常往山中采仙果侍奉母亲。也有说其本为宋代永州一道姑,后遇吕洞宾所点化超度。
曹国舅,宋代人,因其弟仗势作恶,其恐受牵累,遂散尽家财扶贫济弱,入山修道。后由汉钟离、吕洞宾引入仙班。在八仙中,其故事最少,成仙也最晚。
十、烟台的糖果剧《非常公寓》即《阳光别墅》中的皮少简介?
杜平,烟台演员。1979年生人,人称“皮少”。因出演山东省烟台市本土搞笑情景喜剧《糖果剧[4]》系列一炮而红。在担任主演之外,他还是该剧的副导演之一。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